看了这部国产剧,更想避雷这类国产影视剧了 -
每一次开始看国产剧都是一场豪赌,赌自己是不是在自己找罪受,自己找气生。这次我又输了。因为打开了冯小刚监制,高叶、郑恺等人参演,腾讯视频出品、美拉传媒联合出品的《重影》。
![]()
第一集甚至用了蹩脚的Cold Open吊人胃口,结果,它呈现的不过是闪回内容的混剪。至于剧情,更是大水特水。
第一集前23分钟,几乎没有多少有效剧情,出场的四个重要角色,没有一个呈现出鲜明的角色特性,哪怕是片面的特性。半集内容过去,人物关系和主要故事矛盾都没掀开,主角是到底谁,警察、嫌疑人,还是被害人?男的还是女的?主要故事矛盾是什么?
流水账一样冗长、无聊的审讯、侦查过程贯穿于前两集的叙事,但对于剧情推进并无多少意义。尤其是第一集,不如从27分59秒“林畅还活着吗?”直接开场,不影响任何剧情理解。
![]()
从第二集,剧集又沉迷于对犯罪进行角色丰满性和独特魅力的重磅塑造。不仅从第二集开始特别闪回交代犯罪有理,还用第三集、第四集的全闪回内容,铺垫罪犯的成长是多么艰难辛酸、其遭遇又是多么可怜悲惨。更过分的是,为了铺垫女主黑化的正当性,还把第三集、第四集拍成了浪漫市井情感剧。整部剧的制作、编导团队该不会自动把观众当作跟他们一样糊涂的存在吧。
看完前四集,迫切地想知道:都快2026年了,怎么还有这么难看、弱质的悬疑犯罪剧集?
但难看、弱质还不是这部剧最大的槽点。因为它还属于现在国产影视剧中泛滥的一个诡异类型——犯罪有理、罪犯可怜可爱,通过剧集展开试图让观众理解罪犯、同情罪犯、甚至爱上罪犯。
近几年,这种犯罪有理,罪犯可怜的影视剧在肆无忌惮地膨胀。它们最诡异的地方在于,往往用大量的篇幅呈现罪犯的人性高光,悲惨的身世、经历,让观众共情罪犯,觉得他们犯罪是迫不得已、情有可原。然后在结局的时候,再让他们被绳之以法,狠虐一把真情实感的观众群体。
换句话说,这类影视剧形成了它们的二律背反,即,它们一边用至少大部分的剧情控诉法治无效,只得以恶制恶;另一边又认为法治是有效的,会在结尾缀上一个正确的尾巴,让罪犯最终得到法律的制裁。
似乎这就可以给大家一个交代——看,结局把罪犯都绳之以法了,还想怎样(谁还能说我们的剧三观扭曲、洗白犯罪和罪犯)?但,罪犯之所以是罪犯就不能因为他们真的邪恶,真的反社会吗?到底谁在喜欢这种极度劈叉套路制作的烂片烂剧啊?
退很多步说,如果这部剧真的很想吃女性现实主义题材红利,为什么要把女主设定成罪犯呢?水了四集的时长,把女主塑造成聪明、果断、有情有义的形象,就不能不让她犯罪吗?就不能让她用智商和心计帮警方侦查,助力警方将黑社会老大绳之以法吗?
![]()
看过这部剧,要避雷国产悬疑犯罪影视剧的心更强烈了。毕竟,一时半会儿,这类影视剧的制作、出品方怕是很难戒掉对罪犯的溺爱情结。
总之,从前四集看,这剧不值得一看,尤其是欧美悬疑看得比较多的观众,更没必要打开这部剧。
如果硬要给前四集找一找亮点,那就是高叶演技还不错,饰演儿时吕丹顺的那个小男孩挺让人入戏的。
![]()
另外,如果导演、编剧不会塑造角色,其实可以在自己的这部剧中找一个正面例子,即第一集那个“出租店铺的包租公”。他出场时间很短,但表情丰富,说话绘声绘色,每一句台词都能暴露他有怎样的性格、喜好,甚至与“被害者”的关系。
